李晋平:用心守护太原莲花落的曲艺人 - 艺术人生 - 华夏人物文化网
登录 注册

华夏人物文化网

搜索
华夏人物文化网 华夏人物文化网 艺术人生

李晋平:用心守护太原莲花落的曲艺人

2016-5-26 15:09 查看: 6036 原作者: 记者 张荣妹 文/图来自: 三晋都市报



李晋平在朋友的书画院

 群艺馆里的幸福味道
    他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、全国公安曲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山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、太原市曲艺家协会法定代表人……他的身份介绍有长长的一串,但他说,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曲艺演员,一个地地道道的太原人。
    他就是“铁宝”,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的太原曲艺团团长李晋平。在太原市群艺馆举办的《太原群众文化人物谱》首发仪式上,记者见到了专程赶回来的李晋平。他说,即使现今有很多时间需要在北京工作,但是无论走到哪里演出,“我都要表演太原莲花落……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,太原地域的传统曲艺文化,我一定要尽心尽力传承下去。”
    ■与曲艺的那些故事
    年少时正赶上“文革”,没有念成书,李晋平说是曲艺救了他。从不懂曲艺到精通曲艺,走到今天,李晋平说这得益于恩师王秀春。十六七岁时,他从高音喇叭里听到恩师表演的数来宝《十里钢城尽朝晖》,开始迷上快板,接触曲艺。
    1983年,相声大师马季先生来到太原工人文化宫讲了一堂课。“听马季先生讲了两个小时,我就深深地记住了五个字——谁动笔谁活!”李晋平说。从那时起,他开始疯狂地看书、学习,进行创作。从事曲艺四十年,如今李晋平已经创作了300多个作品。“在创作的路上,需要‘信徒’精神,需要‘恋爱’心态,需要付出一生的激情和劳动……”说起创作,李晋平侃侃而谈。他说,曲艺创作一定要贴近生活,只有善于观察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人物、所感受的事件,才能创作出“接地气”的作品。
    2008年,他的第一本个人专著《李晋平莲花落集》问世。李晋平回忆,当时因为没有文字记载,为了帮太原莲花落申遗,他用一年时间创作了90个作品。2011年5月,太原莲花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2013年,他组织举办了首届太原莲花落大赛,并邀请了中国曲协主席姜昆、北京曲协主席李金斗担任评委。也是在那一年的8月8日,经过他的努力,隶属于太原市群众艺术馆的太原曲艺团正式挂牌。这是省城太原首次组建一支专业的曲艺团队,他们开始为太原传统曲艺的传承和人才培养而努力前行。2014年,他还自筹资金举办了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山西总决赛,想尽一切办法发掘曲艺人才。
    太原莲花落为什么传承不下去?李晋平认为,主要是以前的作品已经隔代,缺乏创新,与现代社会脱轨。他说,在太原的传统曲艺曲种里,有太原琴书、太原大鼓、太原莲花落,其他两个都没有人会说了,“剩下的太原莲花落,我们要拯救它,且责无旁贷。”李晋平说,他们正在做的事就是给太原莲花落加上谱子,让这种说唱兼有的本土曲艺艺术走向学校,让更多太原的孩子了解太原传统曲艺文化的魅力,培养出更多曲艺新秀。
    ■最难忘的演出在重症病房
    在很多人或者很多从事曲艺工作的人看来,李晋平取得的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。他的作品在各种全国性曲艺大赛中屡屡获奖,他也被授予“德艺双馨艺术家”称号,他因为曲艺方面的成绩走出山西、走到北京工作。四十年曲艺生涯,不管别人眼里的他已经成为艺术家还是“腕儿”,在他眼里,自己始终只是一个“曲艺演员”。
    2012年,由他创作并参演的小品《酒驾》荣获中国曲艺界最高奖“牡丹奖”,这是我省曲艺(语言类)史上首次获此殊荣。但在李晋平看来,所有的成绩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肯定,“‘天道酬勤’,我就是对自己特别狠,大多数人没能成功的原因都是因为一个字——‘懒’。”李晋平这样说。
    作为曲艺人几十年,他参加过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演出,最让他难以释怀的“舞台”,不是国家级四大品牌春晚之一的公安部春晚,却是一个重症病房。
    那是2014年1月下旬,在太原市群艺馆馆长常峰的带领下,他们到省肿瘤医院慰问演出。在给医护人员表演结束后,有人提出能否给重症病房的患者也表演个节目,于是,他第一次走进了重症病房。“一个老人已经病到不能抬起头看我们演出,我就跪着给他说了一段快板。演完了,因为老人已经不能说话,他慢慢地伸出手竖起了一个大拇指,那一刻……”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,李晋平一直闭目沉思,讲到最后,他哽咽了。虽已时隔两年多,依然可以感受到那次演出对他的触动。他说,有一位母亲看了他的表演,笑了,女儿说那是妈妈患病数月来第一次露出笑容。
    “从艺四十年,那一刻突然觉得能为即将离开的人表演,能让他们在将要离开人世时开心地笑一笑,作为曲艺人,一切都值了。”李晋平感慨地说。
    作为曲艺人,能带给观众快乐,这一直是他心中最快乐、最有意义的事。


(责编:金  星)

投票